许昌清明节带孩子去哪玩最合适?
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地方:
1. 禹州市朝阳湖
朝阳湖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区,清明节时节,湖光山色,空气清新,非常适合进行户外休闲和观光。
2. 许昌市源汇区五龙口风景区
五龙口风景区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,有山有水,还有丰富的植被和动植物***,是一个理想的户外活动和休闲的好地方。
3. 长葛市玉兰公园
玉兰公园是一个公园式的风景区,园内有各种植被和花卉,清明节时节,花卉盛开,非常适合进行赏花和休闲散步。
4. 鄢陵县潘安湖风景区
潘安湖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风光、人文景观、旅游度***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,是清明节出行的好选择。
曹操之子“黄须儿”曹彰是怎样一个人?
“黄须儿”乃是曹操之子曹彰,因胡须为***而得名。不同于曹丕和曹植,曹彰对文章一窍不通,对武艺却极为上心。曹彰不仅“好为将”,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确实有大将之风,让曹操都赞不绝口,他究竟有多厉害呢?
曹彰的将才从小就格外突出。他还未到弱冠之年,就能徒手搏猛虎,并可安然无恙。曹彰臂力惊人,射箭、驾车这些征战沙场的必备技能更是不在话下。曹操曾询问儿子们的志向,只有曹彰表示愿作将军,曹操大惑不解便问曹彰如何做将军?曹彰回复“:身先士卒,赏罚分明。”他也曾对手下人直言:大丈夫活着就应像卫青这些大将一样建功立业。由此可见曹彰此言非虚,他对带兵打仗是极为推崇的,对为将之道也有自己的看法。
虽然作为曹操之子,曹彰却并不靠父辈荫庇,反而凭借自身才能威震塞外。建安二十三年(218)曹彰被任命为北中郎将,平定代北地区的叛乱。曹彰一进涿郡就有早知消息的乌丸叛军闻风而动,几千骑兵早已等候在此。而曹彰此时军队尚未整合,只有一千步兵,他坚持死守阵地不撤退。结果最后不仅守住了阵地,还把叛军打得四处溃散。曹彰铠甲之上已中数箭,有属下劝阻他穷寇莫追,但曹彰却认定一鼓作气是最佳策略,于是一夜之间赶上并全歼敌寇。当时持观望态度的鲜卑首领看曹彰英勇非凡,便率部下投降。就这样曹彰一战就将北方局势平定下来,可谓是年少有为,震慑一方。
真正让曹操高看一眼的不仅是曹彰的统兵能力,还有他的为人处世。北方刚一平定,曹操召见曹彰。曹彰面见曹操时途经太子那里,太子便告诫曹彰要谦逊。曹彰果然将功劳归于部下,让曹操大赞其不简单。此事太子的告诫功不可没,但如果曹彰是贪功冒进之人,也不会如此行事。可见曹彰不仅有为将之勇,更有为将之智。
曹操部下猛将虽多,但曹彰却始终能占有一席之地。曹操与蜀对战时,刘备曾让养子刘封挑战,曹操便喊曹彰前来应战。要知道此时的曹彰并不在汉中,只能日夜兼程快马加鞭的赶过去。曹操虽然一直认为文能治国,但是心中对曹彰还是十分看重的,否则也不会千里迢迢将他叫到汉中来打仗。
曹操重病时让人传召曹彰见面,但可惜的是曹彰未至,曹操已死。这对于父子二人来说都是一种遗憾。曹丕继位后,曹彰进爵为公。此时的他看似风光无限,实则并非如此,他再也没有过北伐那样的功勋。三年后在觐见曹丕期间得急病而亡,年仅三十五。有人猜测是曹丕痛下毒手,毕竟曹植也是被他所逼死,但是这也只是猜测而已。
曹彰虽然英年早逝,但他的功勋却是不可磨灭的。他在北伐时的英勇果断,颇有大将之风,绝对当得起曹操的夸赞。
导语:
任城威王曹彰是曹操众多儿子中唯一一个具备大将气概的。曹彰喜欢舞刀弄剑不喜欢读书,典型的冲锋陷阵型的武将。
曹彰志在沙场
曹操曾问自己的孩子们自己的志向,曹彰就答到:“我喜欢当将军,披甲执兵,临危不惧,身先士卒,有功必赏,有罪必罚。”曹彰志在沙场,想要成为像卫青、霍去病那样的将军率军驰聘沙场,驱逐戎狄。
曹彰因为不喜欢读书,时常被曹操督促、教育,而曹彰一直认为男儿就应该征战沙场,读书只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。因此曹彰也只能算是一位勇武过人的冲锋陷阵型的武将。
曹彰的主要功绩
曹彰第一次带兵出征是代郡乌丸发动叛乱时,以一千人的兵力防御叛军几千人的攻击。叛军退走后,曹彰率兵追击叛军二百余里。在众将都认为兵马刚刚远道而来、人困马乏不宜再追时,曹彰却说:“率军出征,只看有利与否,怎能盲目接受遥控呢?敌人还没有跑远,追上去就能消灭他们。为执行命令而放纵敌人,绝不是良将。”于是又追了一天一夜斩获数千叛军,让当时的鲜卑族首领轲比能胆怯臣服,于是北方就彻底平定了。
总结:曹彰武艺高强、为人刚直有大将之风,知道谋略是自己的短板能够听取谋士的计策。战争中能够克制鲁莽、不逞匹夫之勇。
感谢大家阅读,个人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斧正。
曹彰,子子文,曹操的二儿子,因为胡须为***,又被曹操称为“黄须儿”,“子文”这个名字虽然很文艺,但曹彰却不是个爱学习的主,好舞棍弄棒,打打杀杀,用现在话说,曹彰就是个皮孩子,不过曹彰身手极为了得。还没二十岁,就敢和老虎拔轱辘,射箭、骑马,领兵打仗,可以说是样样通,就是不笔学习。
曹操曾经就批评过他:没事就多看看《论语》、《尚书》之类的经典,你看你爹我也能文能武,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,你呢?!扁担倒了不认识它是一字。曹彰不以为然,经常对身边人说:切,做人就要做像卫青、霍去病一样,“封狼居胥,登临瀚海”,建功立业,千秋万代,读麻子书哇,没用!后来曹操把这几个儿子叫到身边,问起各自理想,曹彰说:批坚甲、握利器,面临危难不顾自己,身先士卒,有功必赏,有罪必罚。曹操既是欣慰又是担心这个儿子虽然情商不高,却是个能征善战的晓勇之人。
曹操经常告诫这个虎儿子做事要处处低调,后来曹彰带兵打仗,果然不负老父亲曹操的期望,北定乌桓,并且一仗扬名威震天下,但是曹彰从不居功自傲,反而是体恤下属,《三国志·任城王传》记载: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军,将士无不悦喜。而且从不为自己邀功,曹操甚是欣慰。不过在老父亲临死时却没能见一面曹彰,曹彰很是伤心。
后有大哥曹丕继位,因这些兄弟中,曹彰功勋最大,于是被曹丕封为任城王,进爵为公。野史乐府诗中,有曹彰为了喜爱的马竟提出用自己的美妾与马夫交换,便是《爱妾换马》,不过这是野史,算不得真。
黄初四年,里公元223年,曹彰暴毙,时年仅34岁,正是建功立业的年龄,有传言是曹丕因惧惮曹彰的勇武,怕日后无法掌控,遂邀请与他下棋时,被曹丕喂了毒枣。这种说辞没有依据。不过也有人说曹彰死于爆疾。总之是死了,这样便可让君王放心喽。
勇力过人,曹门勇将
任城威王曹彰,字子文。从小就擅长射箭骑马,体力过人,敢赤手空拳格斗猛兽,不畏险阻。屡次跟随太祖曹操征伐,都意气慷慨,斗志昂扬。曹操曾经制止他说:“你不想着读书仰慕圣道,而喜好骑马击剑,这是一个武夫的用处,有什么值得看重的。”督促他阅读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,曹彰对手下人说:“大丈夫就应当像卫青、霍去病一样,率领十万骑兵驰骋沙漠,驱逐戎狄,建立功勋,得到封号,怎么能去读书做博士呢?”
曹操曾经问他的几个儿子喜好什么,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。曹彰说:“喜欢做将军。”太祖说:“做将军该怎么样?”回答说:“身披铠甲手执利刃,面临危难不回头,身先士卒,许诺奖赏一定兑现,宣告惩罚一定执行。”曹操大笑,建安二十一年,曹彰封鄢陵侯。
平叛有功,勇字当先
建安二十三年,代郡的乌丸人反叛,曹操任命曹彰为北中郎将,代理骁骑将军,统兵讨伐。临出发时曹操告诫曹彰说:“在家时我们是父子,你受职任事我们就是君臣,行动要按王法去做,你要注意啊!”曹彰率军北伐,进入涿郡境内,反叛的乌丸族数千骑兵突然杀到。当时兵马还未***一处,只有步兵千人,骑兵数百人,曹彰***用田豫的计谋坚守要道,敌人才退走。
曹彰追击敌人,亲身搏战,用箭射敌人骑兵应弦而倒者前后相连。激战过半日,曹彰铠甲上中了数箭,他的斗志却更加昂扬,乘胜追击敌人,直至桑乾,离代郡治所有两百余里。长史和众将都认为刚刚经过长途跋涉,士兵马匹都疲乏劳顿,又有上面的命令,不许过代郡治所。所以不能贸然深入,违抗命令轻敌冒进。
曹彰说:“率领军队作战,哪里可以取胜就去哪里,还管什么命令?敌人逃走还未远,趁势追击一定能打败他们,遵守命令却放走了敌人,不是良将。”于是上马命令:“军中后出战的斩首。”奔驰一天一夜追上敌人,发动进攻,大败敌人,斩首和俘虏的敌人数以千计。
居功不傲,知退知谦
曹彰于是加倍赏赐将士,将士们无不喜悦。当时鲜卑首领轲比能率领数万骑兵观望双方强弱态势,看到曹彰率军力战,所向无敌,这才请求归顺。北方全部平定下来,当时曹操在长安,召曹彰到他的驻地去。
曹彰从代郡路过邺县,太子曹丕对他说:“你刚刚立下战功,现在西行见主上最好不要自夸,回答时要常像做得还不够那样。”曹彰到长安后按太子说的去做,把功劳归于众将。曹操非常高兴,摸着曹彰的胡须说:“黄须儿竟然大出人意料啊!”
因功受封,保家卫国
曹操东还,以曹彰代理越骑将军,留驻长安。曹操到洛阳后,得病,派驿马紧急征召曹彰,曹彰还没有赶到,曹操就去世了。曹丕即魏王位,曹彰和曹氏诸侯离开朝廷,回到各自的封国。
曹丕下诏说:“先王之道,是任用功臣亲善亲属,一并分封自己的同母兄弟,建立邦国承继家业,所以才能屏卫皇室,御侮止难。先前曹彰受命北伐,平定了北方,功劳很大。增封食邑五千户,加上以前封的共一万户。”
因病早逝,苍天不怜
黄初二年,曹彰进封为公爵。黄初三年,封为任城王。黄初四年,进京朝见,得病,在京师的官邸中去世,谥号叫威。到安葬时,文帝赐鸾车、龙旗、虎贲一百人,如同汉代东平王的安葬规格。
他的儿子曹楷继承王位,转以中牟县为封地。 黄初五年,又将封地改到任城县。太和六年,又改将封地扩大到任城郡,食邑五县两千五百户。青龙三年,曹楷因为私自派遣官吏到中尚方制作皇帝用的器物犯罪,削减食邑一县两千户。正始七年,将封地改到济南郡,食邑三千户。正元、景元初年,连续增加食邑,一共四千四百户。
一个人的历史,一家之言。